【樓主】2014-06-12 09:24
» 哪個宗教包含的哲學最深奧?
或者說哪個宗教的層次最高?我覺得是佛教,跟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簡直不是一個層次的,古人能悟出那么多道理,真教人難以置信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29
從心理層面講,哪個宗教都半斤八兩,宗教講的道理農(nóng)民也知道,不過一個說得高深莫測,一個懶得說或者沒力氣說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29
看透一切。。。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30
道可道,非常道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30
必然是高端洋氣道教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31
道家跟道教不是一個概念
哲學方面
道家 佛教不分伯仲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34
飛天拉面教最深奧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35
佛教中有些宗派,規(guī)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學傳統(tǒng),而與中國的不發(fā)生接觸。法相宗,又稱唯識宗,就是一個例子。法相宗是著名的到印度取經(jīng)的玄奘(596—664年)引進中國的。像法相宗這樣的宗派,都只能叫做“在中國的佛學”。它們的影響,只限于某個圈子里和短暫的時期。它們沒有試圖接觸中國思想界,因此,對中國人的思想發(fā)展也沒有產(chǎn)生任何作用。
“中國佛學”則不然,它是另一種形式的佛學,它已經(jīng)與中國的思想結合,它是聯(lián)系著中國的哲學傳統(tǒng)發(fā)展起來的。往后我們將會看到,佛教的中道宗與道家哲學有某些相似之處。中道宗與道家哲學相互作用,產(chǎn)生了禪宗。禪宗雖是佛教,同時又是中國的。禪宗雖是佛教的一個宗派,可是它對于中國哲學、文學、藝術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照佛家的看法,一切痛苦,都起于人不認識事物的本性。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現(xiàn),所以是虛幻的,暫時的,可是人出于自己的無知,還是渴求它們,迷戀它們。這種根本的無知,就是“無明”。無明生貪嗔癡戀,這便把人緊緊縛在生死輪回的巨輪上,無法逃脫。
要逃脫生死輪回,唯一的希望在于將“無明”換成覺悟,覺悟就是梵語的“菩提”。佛教一切不同的宗派的教義和修行,都是為了啟發(fā)人堆世界和自己的“覺悟”。
而下面我們還要講佛學又是如何發(fā)展的,如何由佛入禪。
5、由佛入禪
中道宗(佛學中稱三論宗)提出所謂“二諦義”,即真諦有兩重:他們把佛家的道理分作供普通人受用的“俗諦”和更高意義的佛法即“真諦”。它進一步認為,二諦中還分各個層次。于是在俗諦中被認為是真諦的,從真諦看就只是俗諦。此宗的大師吉藏(549—623年),闡述二諦論包括三個層次的真諦:
(l)普通人以萬物為實“有”,而不知“無”。諸佛告訴他們,萬物實際上都是“無”,“空”。在這個層次上,說萬物是“有”,這是俗諦;說萬物是“無”,這是真諦。
(2)說萬物是“有”,這是片面的;但是說萬物是“無”,也是片面的。它們都是片面的,因為它們給人們一個錯誤印象:“無”只是沒有了“有”的結果。殊不知事實上是,“有”同時就是“無”。例如,我們面前的桌子,要證明它不存在,并不需要毀掉它。其原因在于,當人實際拆毀桌子之前,他所想拆毀的桌子在他心里已經(jīng)不存在了。這剎那間,桌子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桌子,而僅僅只是看似前一刻的桌子。因此在二諦的第二層次上,說萬物是“有”與說萬物是“無”,都同樣是俗諦。只有當人認識到,“萬物非有非無”,才是真諦。
(3)但是,說“中道”在于沒有偏頗之見 (即非有非無),這意昧著要區(qū)分“有”和“無”。而一切區(qū)別的本身就是偏頗之見。因此在第三層次上,說萬物非有非無,這乃是沒有偏頗的看法,又只不過是俗諦。真諦就在于說:萬物非“有”非“無”,而又非“非有”,非“非無”;中道既不是偏頗,而又不是不偏頗(見《二諦章》卷上,載《大藏經(jīng)》卷四十五)。
由以上所用的“有”“無”二字,當時的思想家可以看出或者感到,佛學討論的中心問題,與道家討論的中心問題,有相似之處,都是突出“有,無”二宇。當然,一深入分折,就知道這種相似在某些方面是表面的相似;可是,在道家將“無”說成“超乎形象”,佛家將“無”說成“非非”的時候,卻是真正的相似。
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這個“否定一切”,就可以達到莊子哲學中相同的境界,就是忘了一切,連這個“忘了一切”也忘了。這種狀態(tài),莊子稱之為“坐忘”,佛家稱之為“涅槃”。我們不可以問佛教此宗,涅槃狀態(tài)確切地是什么,因為,照它說的,達到第三層次的真諦,就什么都不可言說。
所以這第三層真諦,禪宗謂之為“第一義”。我們在前文中已經(jīng)知道,在第三層次,人無可言說。所以第一義的本性,就“不可說”。文益禪師《語錄》云:“問:‘如何是第一義?’師云;‘我向爾道,是第二義!
禪師教弟子的原則,只是通過個人接觸。可是有些人沒有個人接觸的機會,為他們著想,就把禪師的話記錄下來,叫做“語錄”。。在這些語錄里,我們看到,弟子問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時,往往遭到禪師一頓打,或者答非所問。如,回答說“白菜三文錢一斤”。不了解禪宗目的的人,覺得這些回答都是順口胡說。這個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他的弟子知道,他所問的問題是不可回答的。他一旦明白了這一點,他也就明白了許多東西。
第一義不可說,因為對于“無”什么也不能說。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別的什么名字,那就是立即給它一個定義,因而給它一種限制。像禪宗和道家說的,這就落入了“言筌”。馬祖是慧能的再傳弟子,僧問馬祖:“和尚為什么說即心即佛?曰;‘為止小兒啼!唬骸渲箷r將如何?’曰:‘非心非佛!(《古尊宿語錄》卷一)
又,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么人?”馬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币豢谖M西江水,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馬祖以此暗示,所問的問題是不可回答的。事實上,他的問題也真正是不可回答的。因為不與萬物為侶者,即超越萬物者。如果真的超越萬物,又怎么能問他“是什么人”呢?
從這個觀點看來,一切佛經(jīng)都無法與第一義掛鉤。所以,建立臨濟宗的義玄禪師(說:“你如欲得如法見解,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始得解脫。”(《古尊宿語錄》卷四)
第一義的知識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據(jù)說馬祖在成為懷讓弟子之前,住在衡山(在今湖南省)上!蔼毺幰烩,惟習坐禪,凡有來訪者都不顧”。懷讓“一日將磚于庵前磨,馬祖亦不顧。時既久,乃問曰:‘作什么?’師云:‘磨作鏡!R祖云:‘磨磚豈能成鏡?’師云:‘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能成佛?’”(《古尊宿語錄》卷一)馬祖聞言大悟,于是拜懷讓為師。
因此照禪宗所說,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作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為,就是有為。有為當然也能產(chǎn)生某種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長久。黃檗(希運)禪師說:“設使恒沙劫數(shù),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為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彼說:“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于空,力盡還墜。都歸生死輪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 (《古尊宿語錄》卷三)。
不造新業(yè),并不是不作任何事,而是作事以無心。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無心作事。這正是道家所說的“無為”和“無心”。這就是慧遠的理論的意思,也可能就是道生的“善不受報”義。這種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作事以求好的結果,不管這些結果本身可能有多么好。無寧說它的目的,在于作事而不引起任何結果。一個人的行為不引起任何結果,那么在他以前積累的業(yè)消除凈盡以后,他就能超脫生死輪回,達到涅槃。
以無心作事,就是自然地作事,自然地生活。義玄說:“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尊宿語錄》卷四)有些人刻意成佛,卻往往不能順著這個自然過程,原因在于他們?nèi)狈ψ孕拧?br />
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別有用功,別有修行。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禪師們所說的不修之修。這里有一個問題:果真如以上所說,那么,用此法修行的人,與不作任何修行的人,還有什么不同呢?
對這個問題可以這樣回答:雖然穿衣吃飯本身是尋常事,但要做時無求無心,卻不是一件容易事。例如,有人愛漂亮衣著,別人夸獎他的衣著他就感到高興。這些都是由穿衣而生的滯著。禪師們所強調(diào)的,是修行不需要專門的行為,諸如宗教制度中的禮拜、祈禱。只應當于日常生活今無心而為,毫無滯著;也只有在日用尋常行事中才能有修行的結果。在開始的時候,需要努力,其目的是無須努力;需要有心,其目的是無心;正像為了忘記,先需要記住必須忘記?墒呛髞頃r候一到,就必須拋棄努力,達到無須努力;拋棄有心,達到無心;正像終于忘記了記住必須忘記。
所以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種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種知。這樣的知。不同于原來的無明;不修之修,也不同于原來的自然。因為原來的無明和自然,都是自然的產(chǎn)物;而不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人不一樣了,因為他所作的事雖然也是其他平常人所作的事,但是他對任何事皆無滯著,禪宗的人常說: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未曾接著一縷絲(《古尊宿語錄》卷三,卷十六)。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還有另外一句常說的話:“擔水砍柴,無非妙道!(《傳燈錄》卷八)我們可以問:如果擔水砍柴,就是妙道、為什么“事父事君”就不是妙道?如果從以上分析的禪宗的教義,推出邏輯的結論,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墒嵌U師們自己,并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只有留待新的儒家來回答。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35
宗教的本源不都是一樣的嗎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35
明明是五火球神教啊···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39
哪種宗教也解決不了餓死人的問題。
深奧有個蛋用。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47
還是感覺佛教的哲學性最強。
由佛教產(chǎn)生佛學。
其他宗教似乎只有教義,沒有聽說由此產(chǎn)生什么學說呀。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47
回籠教,回籠一覺,什么都走了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49
Reply Post by jfgy (2014-06-12 09:47):
還是感覺佛教的哲學性最強。
由佛教產(chǎn)生佛學。
其他宗教似乎只有教義,沒有聽說由此產(chǎn)生什么學說呀。
雖然我也不喜歡一神教,但基督教跟西方哲學基本分不開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49
我覺得你想說是禪宗吧...
佛教本身是架構在印度教的世界觀上的,說道世界觀的理解和哲學上,還是三哥牛叉。
另,道家也很屌
不是道教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52
這種無知的問題又來了 文無第一的道理還要重復多少次
佛學是很深奧沒錯,基督教衍生的神學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力一點不小 二者根本沒法比較,誰更深奧更是無從談起,任何試圖把他們做比較的除了無知還是無知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09:57
佛教。。。
他們已經(jīng)看透這個世界了。。。
用ccq的說法就是,練到滿級以后你的角色開始發(fā)現(xiàn)有另外一個人在控制他。。。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10:01
Topic Post by hunk0618 (2014-06-12 09:24):
或者說哪個宗教的層次最高?我覺得是佛教,跟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簡直不是一個層次的,古人能悟出那么多道理,真教人難以置信
首先,你要確認所謂的深奧是后人的過度解讀還是古人悟出的.......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10:02
道教啊
愛信信不信滾
網(wǎng)友評論2014-06-12 10:03
嘴炮神教,古往今來,沒有他們不能用的哲理,永遠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