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馬桶君2012-11-25 17:31
» 2012-11-25 17:13:00?? 來源:虎嗅網(wǎng)日本電子業(yè)三巨頭夏普(SHARP)、松下(Panasonic)、索尼(SONY)三巨頭市值加在一起僅有250億美元,而三星集團的市值已超過1800億美元。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撰文稱,三巨頭的困境,其實折射著日本經濟所面臨的問題。長期經濟不景、研發(fā)投資削減、缺乏創(chuàng)意和變革的勇氣,令企業(yè)死氣沉沉。而之所以日本尚未觸發(fā)歐債危機式的市場動蕩,靠的是日本的金融機構、企業(yè)和個人在零利率下不斷購買一個技術上已經破產了的政府的債務。而一旦經常收支出現(xiàn)結構性逆轉,加上人口老化帶來的儲蓄下降,日本政府遲早需要外資來填補其財政虧空。一旦外資成為政府債券的重要資金來源,日本公債便由死火山變?yōu)榛罨鹕。日本的嚴重財政危機有可能將在它“失去的第三個十年”爆發(fā)。日本“失去的第一個10年”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經濟泡沫破滅后開始。在本世紀初期,日本經濟開始似乎有所好轉,但是事后證明仍在持續(xù)放緩與不振之中,因此有人將其改稱為“失去的20年”。同樣面臨人口與勞動力減少的韓國與日本有何不同?“現(xiàn)在的日本并不是韓國未來的寫照。”這是JP Morgan證券首席日本投資戰(zhàn)略家北野一(52歲)的看法。北野一表示稱“如果韓國犯了和日本相同的錯誤可能面臨‘失去的10年’,但是我認為情況卻并不是這樣”。最近,韓國《中央日報》采訪了北野一。他認為,韓國大公司有家族股東存在,能在收益率減少的情況下仍果斷投資,是最有別于日本公司的微觀體制。以下為《中央日報》與北野一的問答:Q:韓國將會走與日本相同的道路嗎?A:應該不會那樣。首先,請思考一下‘日本化 (Japanication)’這個概念。日本為什么會‘日本化’呢?我們應當追究一下日本在所謂‘失去的10年’期間是如何作為的。人口老齡化以及人口減少是日本經濟的軟肋,如果失去的10年完全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么韓國也或將‘日本化’。但事實卻并不是這樣,失去的10年是另有原因的。Q:那這個原因是什么?A:日本央行(BOJ)幾乎連續(xù)15年實行零利率政策。如果僅僅考慮利率的話,那么進行投資的費用就會非常廉價。但是在進行投資時加入利率就應當考慮自有資本成本,這是為了維持自有資本價值而要達到的最小收益率。如果收益達不到該費用之上,自有資本的價值就會減少。在日本,雖然利率較低,但自有資本成本較高。這 就是連續(xù)15年的零利率政策下企業(yè)卻不進行投資的原因。Q:有人說韓國與日本的情況不同。對此您怎么看?A:我認為日本在90年代之前是否通過自有資本而獲得諸多利潤并不重要。日本企業(yè)在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時期循環(huán)出資,通過相互交換股份來壯大自己。但是像那樣不考慮價值只是一味地地壯大自己,最終經濟泡沫產生了。而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公司開始只強調利潤率了。進行新投資的話,利潤率短時間內只能會下降,但是企業(yè)如果不進行投資又不可能獲得發(fā)展。日本企業(yè)因為沒有進行投資所以發(fā)展放緩,但是韓國并不是這樣。Q:希望您具體說明一下。A:我們來看一下三星公司。因為有業(yè)主的存在,所以在利益率暫且減少的情況下仍果斷地進行投資。而在日本,這種投資是連理事會都無法通過的。三星通過持續(xù)的投資 成長為跨國企業(yè)。日本在失去的20年期間獲得最大發(fā)展的三家公司(日本電產?Yamada電機?Nitori)都具有所有權(ownership)。Q:是對財閥體系持肯定的態(tài)度嗎?A:并不是無條件地贊成財閥體系,它同時具有優(yōu)點和缺點。但貧富分化問題是全球普遍現(xiàn)象。我知道在韓國也有許多人對財閥體系表示反感,但我們應該思考一下以股東為中心的決策體系是否有利于韓國經濟的發(fā)展,能夠進行果斷投資的決策只有在擁有強大所有權時才可能實現(xiàn)。(完)
作者:電銧鈥佦2012-11-25 17:33
三棒集團不是和三井財團比?
作者:國家二級猛男2012-11-25 17:34
三星集團,三星電子
作者:黑暗仲裁者2012-11-25 17:34
發(fā)下三星占韓國總體的百分比和日企3家在日本總體的百分比
作者:德綱正恩2012-11-25 17:35
作者:kinght0072012-11-25 17:37
不相伯仲,都是跨國大財團。
作者:ly32615682012-11-25 17:38
應該是三星集團和三井財團比才是正確姿勢吧?
作者:凌抱鶴2012-11-25 17:41
我們有什么呢 隨便一家都能把中國的國企碾壓成渣
作者:《1Q84》2012-11-25 17:55
作者:記得先謝國家2012-11-25 17:55
Post by 鬧鐘的逆襲 (2012-11-25 17:51)這個我真的呵呵了!